
常用贴片电阻的封装尺寸、额定功率、工作电压和丝印标注
2025-02-11 10:16:06
晨欣小编
贴片电阻是被动元器件的一种,也称为无源元器件。它的基本作用是限制电流流动、分配电压或调节电路中的功率。与主动元器件相比,贴片电阻不具备主动控制电流或放大信号的能力,它对电信号的反应是被动的。最常见的被动元件还包括电容、电感等,它们无法激发信号的放大、振荡等效果,而只是对电信号做出响应。
被动元器件与主动元器件的区别
**被动元器件(无源器件)与主动元器件(有源器件)**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存在电源。在被动元器件内部并没有任何电源形式的存在,而是直接根据外部电信号工作。常见的被动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
而主动元器件则含有电源,能够对电信号进行放大、产生振荡等功能,常见的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贴片电阻的尺寸与封装
贴片电阻的封装尺寸决定了其功率和电压承受能力。以下是常见封装尺寸、额定功率和工作电压的详细数据:
封装
长(mm)
宽(mm)
高(mm)
额定功率@70℃
最大工作电压 (V)
01005 | 0.4 | 0.2 | 0.13 | 1/32W | 15 |
0201 | 0.6 | 0.3 | 0.23 | 1/20W | 25 |
0402 | 1 | 0.5 | 0.3-0.35 | 1/16W | 50 |
0603 | 1.6 | 0.8 | 0.4-0.45 | 1/16W-1/10W | 50-75 |
0805 | 2 | 1.25 | 0.5-0.55 | 1/10W-1/8W-1/4W | 100-150 |
1206 | 3.1-3.2 | 1.55-1.6 | 0.55 | 1/8W-1/4W-1/3W | 200 |
1210 | 3.1-3.2 | 2.5-2.6 | 0.55 | 1/4W-1/3W-1/2W | 200 |
1812 | 4.5 | 3.2 | 0.55 | 3/4W | 200 |
2010 | 5 | 2.5 | 0.55 | 1/2W-3/4W | 200 |
2512 | 6.35-6.4 | 3.2 | 0.55 | 1W | 200 |
贴片电阻的阻值表示方法
对于贴片电阻,通常使用三位数或四位数标注法来表示阻值。
三位数标注(E-24系列):前三位为有效数字,最后一位表示10的幂次。例如:
102:前两位“10”表示有效数字,最后一位“2”表示10后有2个零,即 10 × 10² = 1000 欧姆(1kΩ)。
01C:因为0603封装太小,采用代号表示方法,01C代表10KΩ。
四位数标注(E-96系列):前三位为有效数字,第四位表示10的幂次。例如:
1001:前三位“100”表示有效数字,最后一位“1”表示100后面有1个零,即 100 × 10¹ = 1000 欧姆。
此外,小数点用R表示,例如R100表示100毫欧姆或0.1欧姆。
贴片电阻的耐压和功率
在低压电路中(如24V以下电路),通常不需要特别考虑耐压,主要关注功率需求。
对于工作电压高于24V的电路,如市电整流电路,可以考虑将多个电阻串联来提高耐压。比如市电整流后为310V,耐压100V的电阻需要至少3只串联。
贴片电阻的功率计算
贴片电阻的功率主要由电压和电流决定。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 = V² / R 或 P = I² × R,其中 P 为功率,V 为电压,I 为电流,R 为电阻值。
在高温环境下,电阻的功率承受能力会下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温度对电阻功率的影响。
电阻的精度与误差
电阻的精度通常用精度代号表示,常见的精度代号包括:
B ±0.1%
C ±0.25%
D ±0.5%
F ±1%
G ±2%
J ±5%
K ±10%
一般来说,设计中会选择精度为**1%**的电阻,较高精度(如0.1%或0.25%)的电阻主要用于高精度电路设计中。
贴片电阻的应用
贴片电阻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尤其是高密度、紧凑型设计的电路板。它们在信号电路、低压电路、功率电路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电路的功率、耐压和精度需求,选择合适的封装尺寸、阻值和功率等级的贴片电阻,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结
贴片电阻作为被动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其通过限制电流或分配电压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封装、功率、阻值和精度等级,可以满足不同电路设计的需求。设计人员在选择贴片电阻时,还需根据环境温度、电压需求和功率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