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至:

 

 

能否并联多个 LM1117 提高电流?

 

2025-04-18 10:44:36

晨欣小编

一、LM1117 简要回顾

LM1117 是一种低压差(Low Dropout)稳压器,具有以下特点:

  • 输出电压(固定型号):1.8V、2.5V、3.3V、5.0V

  • 可调型号输出范围:1.25V – 13.8V

  • 最大输出电流:800mA

  • 压差典型值:1.1V(在满载电流时)

  • 封装形式:TO-220、SOT-223、TO-252 等

由于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LM1117 被广泛应用于开发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中。


二、理论分析:并联是否可行?

2.1 并联的原始动机

在需求超过单颗 LM1117 最大输出电流(800mA)的场景下,很多开发者想到的“直观方法”是并联两颗或更多芯片,以期获得更高电流输出。例如:

  • 并联 2 个 LM1117:期望电流 ≈ 1600mA

  • 并联 3 个 LM1117:期望电流 ≈ 2400mA

但这一思路是否科学合理?必须分析其电气工作特性。


2.2 并联问题的核心:电流不均

LM1117 是一种 电压型稳压器,其工作方式是维持输出电压稳定。而多个电压源并联的最大问题在于——输出电压微小差异会导致电流分配不均

举例说明:

假设两颗 LM1117 输出电压分别是:

  • U1 输出:3.31V

  • U2 输出:3.29V

虽然这两个电压非常接近,但由于 LM1117 内部没有电流均衡机制,电流将主要流经输出电压稍高的芯片(U1)。结果:

  • U1 实际输出电流可能接近 700~800mA

  • U2 仅输出几十 mA

  • U1 过热或进入过流保护状态

  • 系统供电不稳定

这就违背了“电流均分”的原意,也带来电气风险。


2.3 LM1117 内部不支持并联

LM1117 并非设计为并联使用:

  • 无电流共享控制逻辑

  • 无主从控制接口

  • 无软启动或同步机制

其内部输出通过误差放大器控制 MOS 管导通,电压微小误差将决定电流流向,因此无法自动实现均流控制。


三、实测验证:并联 LM1117 的风险点

3.1 实测并联实验设计

工程师通常会进行以下实验:

  • 选择2颗 LM1117-3.3(来自不同批次或品牌)

  • 每颗芯片前加输入电容10μF,输出加10μF陶瓷电容

  • 输出端通过 0.1Ω 精密电阻测量电流流经情况

3.2 结果观察

  • 芯片 A 输出电压:3.30V,电流 ≈ 780mA

  • 芯片 B 输出电压:3.28V,电流 ≈ 30mA

  • 芯片 A 温度迅速升高,超过 70°C

  • 整体系统不能稳定输出 1.5A,且存在掉压问题

结论:即使电压只相差20mV,也会严重导致电流分布不均,系统稳定性受影响。


四、是否有方法“强制均流”?

4.1 外接小阻值电阻(均流电阻)

一种传统方法是:在每颗 LM1117 输出端串联一个 0.1Ω 的小电阻,通过压降“强制平衡电流”。

  • 优点:可一定程度改善电流分配

  • 缺点:

    • 该方法仅在中等电流(如 <1A)有效

    • 阻值设计需极其精密,误差容忍度小

    • 整体热损耗大,效率低下

    • 并不能解决稳定性问题

4.2 采用主动均流控制电路(复杂且不经济)

需引入额外控制芯片,如使用运放监测电流并动态调整基准电压,此方案电路复杂、不适合 LM1117 这类轻量芯片。


五、工程建议:不建议并联 LM1117 的三大理由

  1. 不能均流,存在热损坏风险

  2. 整体系统效率低,功耗高

  3. 不符合专业电源设计规范


六、替代方案推荐

6.1 使用更大电流的 LDO 稳压器

若需求大于 800mA,推荐以下型号:

型号

输出电压

最大电流

压差典型值

备注






LD1117-3.3

3.3V

1A

1.1V

ST公司产品

MIC29302

3.3V

3A

0.5V

高性能LDO

LT1963A

可调

1.5A

340mV

极低压差,性能优


6.2 改用 DC-DC 降压模块

DC-DC 转换器在高电流场景中更具优势:

  • 效率高(90%以上)

  • 电流输出能力强(可达3A、5A甚至10A)

  • 模块化,易于部署

推荐模块如:

  • MP2307、LM2596 模块(常用于 5V→3.3V)

  • 可调 Buck 降压模块,带电流显示/限流功能


七、总结

LM1117 并不适合并联以提升电流。

其本身并没有电流均衡机制,若强行并联使用,可能导致一颗芯片过载发热,另一颗闲置,既不能实现设计目标,也有稳定性和可靠性风险。

推荐做法:使用更大电流的 LDO 或切换至高效率的 DC-DC 降压模块。

在电源设计中,切勿使用“勉强凑合”的并联策略,而应根据负载需求选用专业电源方案。


 

上一篇: lm1117-3.3中文资料
下一篇: 使用 LM1117-3.3 时输出不稳怎么办?

热点资讯 - 元器件应用

 

关于多种电平电压源换流器解析方案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详解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详解
2025-04-23 | 1259 阅读
能否并联多个 LM1117 提高电流?
电流和电阻成正比还是反比?
电流和电阻成正比还是反比?
2025-04-17 | 1249 阅读
DMPPT与PFM/PWM混合调制电路特征与应用
HV传输:导体尺寸,基础设施设计,电压选择
TC787在六相可控整流电路中的应用
负离子发生器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收起 展开
QQ客服
我的专属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我微信

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