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M1117-3.3 是否可以将 3.7V 锂电池稳压至 3.3V?
2025-04-18 10:55:36
晨欣小编
一、LM1117-3.3 简要介绍
LM1117-3.3 是一款固定输出电压为 3.3V 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具备以下特点:
最大输出电流:800mA
工作压差(Dropout Voltage):1.1V 典型值
输入电压范围:最高15V
封装多样:SOT-223、TO-220、TO-252 等
LM1117 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使用,是开发板、模块电源、电压隔离等领域的常用稳压器。
二、3.7V 锂电池电压特性
常见单节锂电池(如18650)标称电压为 3.7V,但实际电压范围如下:
电池状态
电压范围
满电 | 4.2V |
正常工作区 | 3.6V ~ 4.2V |
快没电 | 3.3V ~ 3.5V |
过放 | < 3.0V(会损坏电池) |
这意味着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电压是动态变化的,并非恒定 3.7V。
三、LM1117-3.3 输入电压要求
LM1117-3.3 稳压器的输出为固定 3.3V,但为了维持稳定输出,它的输入电压必须高于输出电压+压差。
✅ 最低输入电压 ≈ 3.3V + 1.1V = 4.4V
也就是说,如果输入电压低于4.4V,LM1117-3.3 将无法维持稳定输出。
四、能否将 3.7V 锂电池稳压至 3.3V?
❌ 理论上:不可行
由于 3.7V 明显 低于 LM1117 所需的最小输入电压(4.4V),因此在电池电压为 3.7V 时,LM1117-3.3 无法正常稳压输出 3.3V。情况可能如下:
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实际)
说明
4.2V(满电) | ≈3.1V~3.2V | 接近但不稳定 |
3.8V | ≈2.7V~2.9V | 明显低于3.3V |
3.6V | ≈2.4V 或更低 | 无法工作 |
✅ 实测结论:输出明显不足,供电不可靠
许多 DIY 用户或工程师在实际测试中发现,即使满电时(4.2V)输入 LM1117-3.3,输出也仅为 3.1~3.2V 左右,而且电流能力大幅下降,轻负载时或许还能勉强工作,稍微加大负载(如 WiFi 模块启动),便出现:
电压掉至 2V 以下
系统频繁复位
模块启动失败
芯片过热
这说明:LM1117-3.3 无法可靠地将 3.7V 锂电池电压稳定为 3.3V 输出。
五、为什么有些人说“可以用”?
部分电路图或教程中看到 LM1117-3.3 接 3.7V 锂电池,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实际输入是 4.2V(满电)时测试的,并未覆盖整个工作范围。
电流负载很小(如几十毫安),输出压差容忍度较高。
未进行电压监控,即使掉电也未察觉。
使用的是 AMS1117 或兼容芯片,性能可能略优,但差别不大。
⚠️ 但在实际项目中,为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不能依赖“侥幸”条件工作。
六、解决方案与替代策略
6.1 换用“超低压差”LDO(低Dropout)
芯片型号
压差
输出电流
适配性
MIC5205-3.3 | 0.15V | 150mA | 非常适合锂电池供电 |
TPS7A02 | 0.12V | 200mA | 超低静态电流,适合低功耗设计 |
XC6206-3.3 | 0.2V | 150mA | 廉价常用 |
例如,当锂电池为 3.6V,MIC5205 依然能稳定输出 3.3V,远优于 LM1117。
6.2 使用升压 + 降压架构
适合对输出电流要求较高(>300mA)的系统。
使用 升压芯片(如 MT3608)将 3.0~4.2V 升至 5V。
再使用 LM1117-3.3 或 AMS1117-3.3 将 5V 降压至 3.3V。
或者使用同步降压芯片(如 MP1584)直接将锂电电压调成 3.3V。
优点:稳压能力强、电流能力大
缺点:电路复杂度略高、成本增加、EMI需考虑
6.3 直接使用低压供电器件
很多现代芯片(如 ESP32、STM32L 系列)可直接在 3.0V~3.6V 范围内工作,可以省略稳压器,直接用锂电池供电,只需:
加入 TVS 或锂电保护电路
确保电压在芯片额定范围内(防止过压/欠压)
此方案适合功耗敏感或空间受限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