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关电源传导发射产生的根源
2025-05-28 09:27:39
晨欣小编
一、什么是开关电源的传导发射
电磁干扰分为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其中,**传导发射(Conducted Emission)**是指干扰信号通过导线(如电源线、信号线)在150kHz~30MHz频段内耦合到其他系统中,对电网或其他设备造成干扰。根据国家标准和IEC/CISPR标准,传导发射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值以下。
二、开关电源传导发射的产生机制
1. 开关器件高速开关动作
开关电源核心工作原理是将直流或交流电转换为不同电压的直流电,其过程依赖MOSFET、IGBT等半导体器件的快速导通与截止。这种高di/dt和高dv/dt的瞬态变化,会在电路中引起尖峰电压和电流,从而形成高频噪声源,并通过电源线耦合向外传播。
关键参数:
di/dt:电流变化率,单位A/μs
dv/dt:电压变化率,单位V/μs
这两个参数越大,产生的干扰能量越强。
2. 开关变压器和磁性元件寄生参数
开关变压器在高频下存在漏感、分布电容等寄生参数。在能量转移的同时,这些寄生元件参与谐振,形成高频震荡尖峰,可在初级或次级绕组之间感应出共模干扰。
3. 地线和回路的共模干扰通道
在高频条件下,PCB的地线并非理想“零电位”,而是存在阻抗和电感。高频电流会在地线上形成电压跌落,从而构成共模电流路径,进一步通过电源线泄露出去,形成传导发射。
4. 高频寄生回路和PCB布线结构
不合理的PCB布局与走线,会形成面积较大的回流回路,相当于天线结构。在开关瞬间,这些回路辐射或耦合高频信号到电源线,造成严重传导干扰。
5. 整流桥和输入滤波回路干扰反射
AC-DC类型的开关电源中,输入整流桥和大电容的充电电流也会产生突发尖峰电流,如果未加抑制,将直接通过电源线反射到电网。
三、典型干扰路径分析
开关电源传导干扰主要包括以下路径:
干扰类型
传导路径
干扰频段
对策
共模干扰 | 地线、电源地与外壳之间 | 150kHz~10MHz | Y电容、共模电感 |
差模干扰 | 火线与零线之间 | 10MHz~30MHz | X电容、差模电感 |
辐射耦合回流 | PCB走线耦合 | 高频噪声 >30MHz | 屏蔽、布局优化 |
四、器件与设计对传导发射的影响
1. 开关器件的选择与驱动电路设计
快速MOSFET虽然效率高,但产生更大的dv/dt;
驱动电压过高或驱动阻抗不合适,会导致过冲,增加高频噪声;
适当增加栅极电阻可降低dv/dt,有助于EMI控制。
2. PCB布局与走线优化
减小开关电流回路面积,降低辐射源;
高频地线尽量粗短,减少回流路径阻抗;
输入、输出线应远离高dv/dt节点,避免耦合。
3. EMI滤波器设计
共模电感用于抑制共模电流;
差模电感+X电容组合抑制差模干扰;
Y电容对地设计需注意泄漏电流安全标准。
五、如何测试与判断传导发射源
1. 传导测试方法
按照CISPR 16标准,使用LISN(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和频谱分析仪测试电源端口在150kHz~30MHz频段的干扰电压。
2. 源头定位方法
使用近场探头配合示波器查看高频干扰源位置;
在不同节点加吸收电容或铁氧体,观察干扰幅度变化;
拆除滤波器分析裸机干扰源构成。
六、传导发射的抑制措施总结
控制策略
技术措施
降低干扰源 | 降dv/dt、di/dt,控制开关速度,选用软开关技术 |
改善耦合路径 | 优化PCB布局,减少回路面积 |
加强滤波器 | 合理配置共模/差模滤波器,使用合格Y/X电容 |
增强接地系统 | 分区接地、单点接地、加强地平面连续性 |
屏蔽 | 对关键节点或信号线加金属屏蔽罩 |
七、结语
开关电源作为一种非线性、高速切换的电能变换装置,其传导发射的根源主要来自于高速开关动作、磁元件寄生效应、PCB布局不合理与接地不良等因素。通过科学设计、精准测试与有效滤波,可以将传导干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确保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对于设计工程师而言,理解干扰产生机理、掌握控制路径和屏蔽策略,是提升产品EMC性能、缩短认证周期和降低返工成本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