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负温度系数?
2023-04-22 19:56:45
晨欣小编
2023-04-22 19:51:29
负温度系数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或者说电阻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材料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负温度系数的现象可以通过材料的电子结构来解释。在材料中,不同的原子和分子之间间隔不同,电子在这些间隔之间移动时,受到这些原子和分子排列的影响,因此电子在同一个材料中的移动方式也略有不同。在低温下,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小,电子在其中移动时会受到阻碍而导致电阻率增高。而在高温下,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电子在其中移动时遇到的阻力就会减小,这样就导致电阻率下降,表现为负温度系数的现象。
负温度系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视、电脑和手机的触摸屏上,就有很多使用了带有负温度系数的材料,以保证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稳定。此外,负温度系数还被应用于医学领域,例如用于监测人体温度,也被用于化学物品储存的恒温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