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ART和USART有何区别?
2025-02-24 08:59:26
晨欣小编
在嵌入式系统和微控制器的串行通信中,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和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是两种常见的接口标准。尽管它们在名称上相似,但在功能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一、基本概念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用于异步串行通信的硬件模块。它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进行传输,接收端则将串行数据转换回并行数据。在UART通信中,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不共享时钟信号,而是通过约定的波特率来同步数据传输。
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支持同步和异步通信的硬件模块。在异步模式下,USART的工作方式与UART相同。在同步模式下,USART通过共享时钟信号来同步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二、主要区别
通信模式:
UART:仅支持异步通信,即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不共享时钟信号。数据传输依赖于约定的波特率来同步。
USART:支持同步和异步通信。在异步模式下,USART与UART相同;在同步模式下,USART通过共享时钟信号来同步数据传输。
时钟信号:
UART:不需要外部时钟信号。数据传输通过约定的波特率来同步。
USART:在同步模式下,需要外部时钟信号来同步数据传输。在异步模式下,USART与UART相同,不需要外部时钟信号。
数据传输速率:
UART:由于不使用时钟信号,数据传输速率通常较低,适用于低速通信场景。
USART:在同步模式下,通过共享时钟信号,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适用于高速通信场景。
硬件资源:
UART:硬件实现相对简单,通常只需要数据线(TX和RX)即可。不需要额外的时钟线。
USART:在同步模式下,需要额外的时钟线(SCK)来传输时钟信号。因此,硬件实现相对复杂。
应用场景:
UART:适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场景,如蓝牙模块与微控制器通信、GPS模块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等。
USART:适用于对通信速率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微控制器与其他高速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等。
三、帧结构比较
在数据传输中,UART和USART的帧结构有所不同:
UART:
起始位:用于通知接收端即将开始的数据传输,通常为1位。
数据位:通常为8位或9位,表示实际传输的数据。
校验位(可选):用于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停止位:用于通知接收端数据传输的结束,通常为1位或2位。
USART:
在异步模式下,帧结构与UART相同。
在同步模式下,数据传输不依赖起始位和停止位,而是通过共享的时钟信号来同步数据传输。
四、选择建议
在选择UART或USART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考虑:
如果应用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且硬件资源有限,选择UART可能更为合适。
如果应用对通信速率和实时性要求较高,且硬件资源允许,选择USART的同步模式可能更为适合。
总之,UART和USART各有优缺点,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应用场景、硬件资源和性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