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至:

 

 

详解OLED的结构、原理、驱动方式

 

2025-04-15 10:26:51

晨欣小编

一、OLED的基本结构

OLED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以下几层:

1. 基板(Substrate)

  • 作用:支撑整个器件的物理结构。

  • 材料:常见有玻璃、塑料(如PET、PI)等。

  • 柔性OLED:使用塑料基板可实现可弯曲、可卷曲的显示。

2. 阴极(Cathode)

  • 作用:注入电子。

  • 材料:常用低功函数金属如铝(Al)、银(Ag)或钙(Ca)等。

3. 有机发光层结构

一般包括如下子层:

  • 电子传输层(ETL):传输电子至发光层。

  • 发光层(EML):有机材料与空穴复合后发光,是OLED的核心功能层。

  • 空穴传输层(HTL):将空穴传输至发光层。

  • 空穴注入层(HIL)(可选):提高空穴注入效率。

4. 阳极(Anode)

  • 作用:注入空穴。

  • 材料:常见为ITO(氧化铟锡),具有良好的透明导电性能。

5. 封装层(Encapsulation)

  • 作用:防止水分、氧气进入,延长器件寿命。

  • 类型:传统为玻璃封装,柔性OLED则采用TFE(薄膜封装)。


二、OLED的发光原理

OLED的发光原理基于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机制,简述如下:

1. 电流驱动形成电子-空穴对

当外加电压时,阳极注入空穴,阴极注入电子,二者在发光层中迁移并复合。

2. 激发态形成与发光

  • 电子与空穴结合后形成激子(Exciton),即激发态分子。

  • 激发态返回基态时释放能量,以光子形式发出可见光。

3. 发光颜色调控

  • 发光层材料决定了发光波长,即显示颜色。

  • 不同有机小分子或高分子材料可发出红、绿、蓝光。

4. 光的出射路径

自发光结构,无需背光源,光可直接通过透明阳极或基板射出。


三、OLED的驱动方式

OLED的驱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PMOLED(被动矩阵OLED)AMOLED(主动矩阵OLED)

1. PMOLED(Passive Matrix OLED)

工作原理:

  • 行列式排列的电极交叉形成像素点。

  • 通过扫描方式逐行选通,实现逐点控制。

优点:

  •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 适用于小尺寸、低分辨率应用,如智能手环、MP3屏幕等。

缺点:

  • 功耗较高,不适合高分辨率图像显示。

  • 屏幕刷新率与亮度受限于扫描速度。

2. AMOLED(Active Matrix OLED)

工作原理:

  • 每个像素点内置TFT晶体管控制电流。

  • 可独立控制每个像素亮度,实现全彩、高帧率显示。

优点:

  • 高分辨率、高刷新率。

  • 能耗更低,适用于手机、电视、可穿戴设备等。

缺点:

  • 制造复杂,成本较高。

  • 对TFT背板工艺要求高,需高精度光刻与蒸镀技术。


四、OLED与LCD的技术对比

项目

OLED

LCD




发光方式

自发光

需背光

对比度

极高(可达百万比一)

较低

响应速度

极快(<1μs)

慢(几ms)

可视角

极广

中等

功耗

更低(暗色背景)

恒定背光,功耗固定

弯曲能力

可实现柔性屏

不可弯曲


五、OLED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 柔性与可卷曲显示

  • 通过PI基板与薄膜封装技术,OLED已可实现弯折、折叠甚至卷曲显示屏。

  • 未来在可穿戴、车载HUD等场景前景广阔。

2. Micro OLED与AR/VR融合

  • 微型OLED用于近眼显示,具有高像素密度与对比度优势。

  • 苹果、Meta等公司均在开发基于Micro OLED的头显设备。

3. 寿命与烧屏问题

  • 蓝光材料寿命相对较短,是制约长期使用的瓶颈。

  • 通过材料改性、像素补偿算法正逐步改善“烧屏”现象。

4. 成本与良率控制

  • OLED制造涉及精密蒸镀、封装,生产成本高于LCD。

  • 工艺良率提升是产业规模化的关键因素。


六、OLED驱动IC的发展

驱动IC是OLED屏幕的“神经系统”,主要职责包括:

  • 接收图像信号并控制TFT阵列导通;

  • 精准控制像素电流,调节亮度与色彩;

  • 实现节能控制、补偿算法等功能。

目前主流IC厂商如三星、Synaptics、硅动力(Solomon Systech)等正持续推出高性能AMOLED驱动芯片,以支持高刷新率、低功耗等新需求。


七、总结

OLED显示技术凭借其自发光、高对比度、轻薄柔性等显著优势,正逐步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主流。从结构上看,OLED由多层有机材料与电极组成,通过电致发光实现图像显示。其驱动方式主要分为PMOLEDAMOLED,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随着柔性电子、AR/VR与可穿戴设备的兴起,OLED未来的应用空间将更加广阔。然而其仍面临材料寿命、成本控制等技术挑战,需持续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



 

上一篇: TA7358P、TA7358AP、TA7358F调频高频集成电路图
下一篇: 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电路的研究

热点资讯 - 技术支持

 

常见四种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技术解析
单频GPS模块 vs 双频GPS模块:区别解析
半导体器件分类技术详解
半导体器件分类技术详解
2025-04-23 | 1089 阅读
TVS 管应用技术
TVS 管应用技术
2025-04-23 | 1089 阅读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的知识介绍
有源晶振波形特性与测量分析
有源晶振波形特性与测量分析
2025-04-23 | 1190 阅读
电阻值计算公式与电阻串联并联计算技巧
欧姆和安培可以换算吗
欧姆和安培可以换算吗
2025-04-18 | 1140 阅读
收起 展开
QQ客服
我的专属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我微信

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