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至:

 

 

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电路的研究

 

2025-04-15 10:53:46

晨欣小编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车、储能系统、无人机等领域对锂电池组的依赖日益增强。为了确保电池组安全运行、提升系统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对串联电池组的电压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电池组通常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组成,必须实现对每个单体电池电压的精准检测与实时监控,以防止过充、过放或不均衡。

本文将围绕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电路展开深入研究,从系统结构、关键电路方案、典型器件选择、信号采集方法到实际应用场景分析,提供具有工程实用性的解决思路。


二、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的技术挑战

1. 高共模电压问题

在串联电池组中,越靠近正极的电池,其对地电位越高。在检测高电位电池的单体电压时,常规测量电路会受到高共模干扰,容易导致测量误差或电路击穿

2. 多通道同步采样

对于大容量、高功率的电池组(如48V、72V或更高),往往包含数十节串联电池。要实现多通道同步或高速轮询采样,对采集电路的通道隔离性和响应速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3. 电压检测的隔离与通信

如何在保障采样精度的同时,通过**隔离通信方式(如SPI、CAN或UART)**将电池电压信息传输至主控系统,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难点。


三、电压检测电路结构研究

1. 电阻分压方式(基础型)

电阻分压是最简单的一种检测方式。通过在每节电池两端串联一个电阻分压网络,并用ADC读取其分压值,结合比例关系计算单体电压。

优点:

  • 成本低,电路简单

  • 易于实现

缺点:

  • 不适用于高压系统

  • 存在测量误差、漏电流损耗

  • 无法实现精确隔离

2. 多路差分放大电路

使用多个高输入阻抗的差分放大器(如OPAx333)分别采集每节电池的两端电压,并统一接入ADC通道采样。

优点:

  • 可提升测量精度

  • 抗共模干扰能力强

缺点:

  • 成本上升

  • 放大器需匹配输入共模范围

3. 光电隔离采样方案

采用光耦或数字隔离芯片(如ISO1540)进行信号隔离,将采样结果传输至主控MCU。

优点:

  • 强电隔离

  • 提高系统安全性

缺点:

  • 电路复杂度高

  • 通信速率受限

4. 专用电池管理芯片(BMS IC)

如Texas Instruments的bq769x0系列,Analog Devices的LTC6804等,这些专用芯片集成了多通道采样ADC、均衡控制、通信接口等功能,支持高压串联电池组管理。

优点:

  • 功能集成度高

  • 支持堆叠(最多采样96节以上)

  • 带均衡功能

缺点:

  • 芯片价格相对较高

  • 需配套固件开发


四、电压检测电路的关键器件选择

1. 高精度ADC(模数转换器)

建议选用分辨率为12位及以上的ADC芯片,如ADS1115(16位)、MCP3208(12位),以提升检测精度。

2. 运算放大器

应选择低输入偏置电流、低温漂、宽共模电压范围的放大器。例如:

  • OPAx192(TI)

  • LM358(经济型)

3. 多通道模拟开关/多路复用器

如74HC4051、CD4052等,适合多节电池的轮询采样架构。

4. 隔离器件

数字隔离芯片如ISO7741、光耦如PC817等,可实现电气隔离,提升系统可靠性。


五、电压检测电路的典型设计方案

方案一:差分放大 + 模拟多路复用 + MCU采样

  • 每两节电池之间设置一个差分放大器

  • 利用模拟多路开关轮询连接ADC通道

  • 通过STM32、ESP32等MCU进行数据采样与处理

适用于中低压、对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如小型电动工具、低压储能系统。

方案二:专用BMS芯片 + CAN通信

  • 使用如LTC6811进行多通道检测

  • 支持电池组均衡、电压/温度采集

  • 主控通过CAN通信读取数据

适用于高压大容量电池组,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工商业储能系统。


六、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的实际应用案例

1.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

使用LTC6813芯片,实现对96节串联锂电池的实时监控。通过CAN通信上传数据至主控,主控分析后进行保护与均衡控制。

2. 储能电池柜系统

采用多片bq76940级联,结合STM32主控,实现对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的综合监测,确保系统在离网/并网状态下都可稳定运行。

3. 无人机动力电池检测

使用简化方案:电阻分压 + 高速ADC,实现轻量级电压检测,有效控制成本并满足飞控对电池状态的快速响应需求。


七、优化设计建议与发展趋势

1. 借助AI算法进行电池状态预测

结合电压检测数据与温度、电流信息,使用神经网络等AI算法预测电池寿命与健康状态(SOH),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

2. 无线BMS(wBMS)方案崛起

通过无线方式(如BLE、Sub-GHz RF)采集电池电压,减少线束数量,提升布线灵活性和系统扩展性。

3. 集成化、模块化设计趋势

未来电压检测电路将向更高集成度、更小封装尺寸、更强通信能力方向发展,如集成ADC+放大器+隔离+通信模块的System-in-Package(SiP)方案。


八、结论

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是电池管理系统(BMS)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使用寿命。从最基础的电阻分压法,到差分放大、光电隔离,再到集成化BMS芯片方案,电压检测电路方案日益丰富,适应各种不同应用场景。

在设计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电路时,工程师需要根据电池数量、系统电压、测量精度、通信方式、成本预算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最优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智能化和无线化趋势加速发展,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技术也将不断演进,为能源管理带来更广阔的可能。


 

上一篇: 详解OLED的结构、原理、驱动方式
下一篇: 为什么照明用LED都是电流驱动?

热点资讯 - 技术支持

 

常见四种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技术解析
单频GPS模块 vs 双频GPS模块:区别解析
半导体器件分类技术详解
半导体器件分类技术详解
2025-04-23 | 1089 阅读
TVS 管应用技术
TVS 管应用技术
2025-04-23 | 1089 阅读
什么是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的知识介绍
有源晶振波形特性与测量分析
有源晶振波形特性与测量分析
2025-04-23 | 1190 阅读
电阻值计算公式与电阻串联并联计算技巧
欧姆和安培可以换算吗
欧姆和安培可以换算吗
2025-04-18 | 1140 阅读
收起 展开
QQ客服
我的专属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我微信

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