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至:

 

 

红外二极管感应电路原理是怎么样的?

 

2025-05-06 09:39:48

晨欣小编

一、什么是红外二极管感应电路?

红外二极管感应电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原理实现非接触式感知的电子电路。它主要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IR LED)和红外接收器件(如光敏三极管、光敏电阻或红外接收头)组成感应系统,对物体反射或遮挡红外线的变化作出响应。


二、红外二极管感应电路的组成部分

一个完整的红外感应电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模块:

模块

主要元件

功能说明




红外发射模块

红外发射二极管(IR LED)

向前方周期性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一般为940nm)

红外接收模块

光敏三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红外接收模块

接收被反射或透过的红外光信号

信号放大模块

运算放大器/晶体管

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增强灵敏度

比较与判断模块

比较器、MCU(如STM32、51单片机)

判断是否有物体靠近或遮挡

输出控制模块

继电器、蜂鸣器、LED、控制信号输出

根据判断结果触发相应设备动作

三、红外二极管感应电路的工作原理

3.1 红外发射与接收基本原理

红外二极管通过正向偏置,将电能转换为红外线辐射。当有物体进入其感应区域时,红外线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被接收器检测到,从而触发电路变化。

关键点:红外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见,人眼无法察觉,但感应电路可以精准识别其强度变化。

3.2 模拟型电路工作流程

以下为模拟型红外感应电路的基本原理流程:

  1. 红外LED发光:通电后发射一定波长(如940nm)的红外线;

  2. 目标反射:若前方存在障碍物,红外线被反射回来;

  3. 接收端响应:接收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接收到反射光后,其内部电阻或电流发生变化;

  4. 信号处理:信号经放大电路增强后传递至比较器;

  5. 逻辑判断输出:若反射强度超过设定阈值,电路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

  6. 执行控制:驱动后级设备如LED指示灯、继电器、报警器或MCU中断服务。

3.3 数字型红外模块(如TCRT5000)工作原理

数字型模块集成了发射、接收、放大与比较功能,直接输出高/低电平。例如:

  • 当无障碍物时:红外线未被反射 → 输出高电平;

  • 当检测到物体:红外线被反射并接收 → 输出低电平。

模块背后的比较器电路(如LM393)可以通过电位器设定灵敏度阈值,实现对不同距离物体的识别。


四、典型红外感应电路图解析

下面是一种常见红外感应电路结构简要说明:

diff复制编辑+5V → 电阻限流 → IR LED → GND          |        |------> 红外光 → 反射 → |                            ↓                接收三极管(光敏)→ 电压变化                              ↓                    比较器(LM393) → 输出                              ↓                  控制负载(蜂鸣器/MCU)

说明:

  • IR LED与接收器平行布置,发射角度控制在10-20°;

  • 电阻值(如220Ω)用于限制电流保护LED;

  • 接收端输出经运放放大,提升检测精度;

  • 输出电平由比较器设定电压窗口判断。


五、影响红外感应性能的关键因素

5.1 发射功率与波长

  • 一般使用940nm波长的红外LED,兼容性强;

  • 发射功率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反射识别效果。

5.2 接收灵敏度

  • 接收器件响应速度、角度及对红外波长的敏感度决定了系统准确性;

  • 光敏三极管比光敏电阻响应快,适用于高速检测。

5.3 环境干扰因素

  • 阳光干扰:太阳光中含有大量红外成分,可能导致误触发;

  • 背景反射率:深色物体红外反射率低,检测困难;

  • 遮挡问题:若被探测目标未完全进入检测角度,会导致感应失败。


六、红外二极管感应电路的应用场景

6.1 自动门系统

门口设置红外对射或反射感应,检测到有人靠近自动打开。

6.2 智能照明

红外感应人体接近信号,自动打开照明灯具,节能环保。

6.3 计数与测速

在流水线或跑步机中用于目标计数,配合定时器实现精确测量。

6.4 安防报警

安装红外感应器,当有异常活动(如入侵)时,自动触发报警。

6.5 机器人避障

机器人前部安装红外反射式感应模块,用于检测障碍并转向。


七、红外感应技术的优缺点对比

优点

缺点



成本低,结构简单

对环境光敏感

非接触式检测,延长使用寿命

容易受灰尘、污垢影响

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动态监测

灵敏度不如激光或超声波精确

八、与其他感应方式对比(超声波、激光等)

技术类型

感应距离

抗干扰性

成本

精度






红外二极管

2~30cm(可调)

超声波传感器

2cm~5m

激光传感器

10cm~20m

结论:红外二极管感应适合短距离、低成本、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结语

综上所述,红外二极管感应电路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线的方式,实现对物体存在、接近与动作的有效感知。其原理简单、应用广泛,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具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基础的硬件设计,还是集成到复杂系统中,理解其工作原理都有助于工程人员更好地开发、调试与优化相关产品。

如果你正在设计一款智能感应装置,红外二极管感应电路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 光伏并网中电表接线方案
下一篇: 由浅入深逐步讲解三极管的β值问题

热点资讯 - 二极管

 

红外二极管感应电路原理是怎么样的?
瞬态抑制二极管(TVS),静电保护元件(ESD)特点
肖特基二极管型号的命名、字母含义、解释
TVS二极管/SMBJ15CA 丝印:BM 编带_ESD静电二极管
关于TVS二极管,你不能不知道的三大特性是什么
硅N型肖特基整流二极管2CZ20100A8
SR310二极管_肖特基二极管_可代替SR320、SR330
三端稳压管怎么接线及方法说明
收起 展开
QQ客服
我的专属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我微信

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