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至:

 

 

电动汽车区域控制架构:原理、器件与应用详解

 

2025-05-16 09:32:38

晨欣小编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EV)电子电气架构正在经历从集中式、分布式向“区域控制架构(Zonal Architecture)”的深度演化。该架构通过在车体不同区域布置控制节点,实现对多个功能的集中管理,不仅大幅减少线束长度和重量,还提升了整车电子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与维护性

本文将从区域控制架构的原理、关键器件、系统设计到典型应用进行深入解析,帮助技术人员和行业决策者全面理解其优势与挑战。


一、什么是区域控制架构?

传统电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主要采用分布式ECU架构,即每个子系统(如空调、车灯、座椅、动力、电池管理)独立拥有一个或多个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这种架构虽然模块清晰,但存在以下问题:

  • 线束繁多、布局复杂;

  • 系统冗余、成本高;

  • 缺乏可扩展性。

**区域控制架构(Zonal Architecture)**是一种将控制单元按照车体空间区域(前舱、后舱、左车身、右车身等)来划分的系统设计方案。各区域控制器通过高速通信总线(如以太网)与中央计算平台连接,统一调度和资源管理。

架构对比简图:

架构类型控制单元分布方式特点描述
分布式架构功能模块对应独立 ECU控制冗余大,维护复杂
集中式架构所有控制逻辑集中在一处性能集中但布线复杂,灵活性不足
区域控制架构物理区域 + 模块集成成本低、布线短、易扩展、便于OTA升级

二、区域控制架构的核心原理

1. 功能解耦与区域划分

系统将整车功能模块(照明、门控、座椅、窗控、ADAS 等)按物理位置划分到对应区域控制器中,如:

  • 前舱区域:驱动电机控制器、动力电子、辅助系统等;

  • 左/右车身区域:车门、镜像、窗控、氛围灯;

  • 后舱区域:尾灯、后摄像头、电池加热等。

2. 通信协议层级分化

  • 区域内:以 CAN/CAN FD 或 LIN 总线完成本地控制信号传输;

  • 区域间:以太网(Ethernet)、TSN(时间敏感网络)用于高速数据交互;

  • 中央计算平台:基于 SoC 或域控制器完成集中决策与OTA调度。

3. 软件定义与远程升级

区域控制器通过抽象化 API 接口接入中央平台,实现软件可配置、可重构,并支持 OTA 升级,体现“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理念。


三、关键器件解析

区域控制架构涉及多个嵌入式硬件与高性能通信器件,核心器件包括:

1. MCU/MPU(区域控制核心)

  • 通用型 MCU(如 NXP S32K、TI TMS570)用于本地控制;

  • 高性能 MPU(如 Infineon AURIX、Renesas R-Car)支持多线程、ASIL-D 安全等级任务。

2. 通信芯片

  • CAN/LIN 收发器;

  • 以太网 PHY/TSN 控制芯片;

  • FlexRay 或 Automotive Ethernet 控制器。

3. 功率驱动模块

  • 智能高边/低边驱动器(用于灯光、电机控制);

  • H桥驱动器(窗控、门锁);

  • MOSFET/IGBT 功率模块。

4. 电源管理与隔离

  • 多通道电压稳压器(支持5V/3.3V/1.8V);

  • 电气隔离芯片(如数字隔离器 ISO77xx 系列)保障通信安全。

5. 传感器与接口

  • 模拟信号采集(ADC、传感器);

  • 数字 I/O;

  • PWM 生成器。


四、区域控制系统设计思路

1. 区域划分与功能集中

工程上根据整车物理结构和功能密度进行区域划分。例如:

  • 左前门区域控制器:控制车窗升降、后视镜折叠/加热、车门灯;

  • 后舱区域控制器:控制后摄像头、倒车雷达、电尾门电机;

  • 中央控制器:整合ADAS数据处理、行车策略、能源管理等功能。

2. 通信系统设计

  • 区域控制器之间采用 100/1000Mbps Ethernet;

  • 本地 I/O 使用 CAN FD 或 LIN 实现低速设备控制;

  • 采用 VLAN/TSN 实现多优先级通信隔离。

3. 功能安全与冗余设计

  • 遵循 ISO 26262 标准;

  • 支持 ASIL B/D 等级;

  • 核心控制链路(如制动系统)配置冗余通道,增强故障恢复能力。

4. 软件架构设计

  • AUTOSAR 架构支持可移植性;

  • 支持 OTA 远程升级机制;

  • 区域控制器运行基础服务层、通信栈、本地控制策略层。


五、区域控制架构的应用优势

1. 降低线束复杂度与重量

传统架构中,控制器与执行机构之间的线缆极长,而区域控制器直接与本地部件连接,线缆长度最多可减少 30%-50%,降低整车重量,提升能效。

2. 提升整车可维护性

区域控制器具备模块化与标准化接口,支持快速更换、模块升级和远程诊断,提高整车维护效率。

3. 强化软件定义能力

通过中心+区域的分布式管理方式,软硬件解耦程度高,有利于功能快速迭代、OTA更新、个性化订阅等“智能汽车”生态建设。

4. 降低系统成本

减少 ECUs 数量、简化线束工艺、提升集成度,在量产规模下可有效降低 BOM 成本和整车生产复杂度。


六、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1. 特斯拉 Model Y

采用区域控制架构的代表案例,其将原本 70 多个 ECU 精简为约 10 个,辅以中央计算平台(FSD)完成智能调度,大幅降低线缆复杂度。

2. 吉利 SEA 架构平台

使用分布式+区域融合设计方案,每个区域部署独立智能控制器,统一通信协议,支持多车型平台化开发。

3. 蔚来汽车 NT2 平台

引入中央超算+区域控制布局,配合激光雷达、智能座舱,实现整车软件平台统一化和功能 OTA。


七、未来趋势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域融合:将座舱域、网关域与区域控制进一步集成;

  • 千兆以太网普及:支持高带宽数据交互与车载AI推理;

  • AI感知能力下沉:区域控制器本地执行AI感知任务(如图像识别);

  • 硬件平台标准化:支持多车型通用与快速部署。

面临的挑战:

  • 实时性控制 vs 通信复杂性;

  • 区域控制软件标准尚未完全统一;

  • 故障隔离与系统容错设计仍需优化;

  •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要求不断提高。


八、结语

区域控制架构正在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主流趋势。它以区域为维度整合功能控制器,构建出更高效、灵活、可扩展的车辆控制平台。对于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而言,深入掌握其原理与实现方式,将是未来智能汽车竞争的关键。


 

上一篇: 51 单片机外部引脚详解:从识别到功能应用
下一篇: 差分振荡器:以 0.15ps 超低抖动赋能高速时钟系统

热点资讯 - 车规元器件

 

电动汽车区域控制架构:原理、器件与应用详解
电阻在电动汽车/智能硬件中的关键作用分析
汽车应用中 SiC 和 GaN 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和质量要求
新能源汽车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挑战
常规的车用芯片AEC-Q到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AEC-Q102产品试验步骤和流程
AEC-Q102产品试验步骤和流程
2025-02-28 | 1209 阅读
车规级电子元器件AEC-Q认证测试方法及流程
车规贴片电阻的代码和标记和识别的方法
收起 展开
QQ客服
我的专属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我微信

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