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圈式扬声器工作原理
2025-07-15 09:27:30
晨欣小编
一、什么是动圈式扬声器?
动圈式扬声器(Dynamic Loudspeaker),又称为电动式扬声器,是最常见的一类电声换能器。它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最终推动空气形成声波,从而实现电能到声能的转换。
1.1 应用场景
动圈扬声器广泛应用于:
家用音响、耳机、电视
手机、笔记本电脑
汽车音响系统
舞台音箱与专业扩声设备
1.2 优点概述
成本低,制造工艺成熟
频响范围广,低频表现好
输出声压大,适合大功率驱动
结构稳固,可靠性高
二、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组成
动圈扬声器的结构由多个关键部件构成,每个部分都直接影响其声学性能:
部件名称
功能说明
磁钢(永磁体) | 提供恒定磁场 |
极片(极芯+极板) | 集中磁通,形成气隙磁场 |
音圈(Voice Coil) | 载流导体,产生洛伦兹力 |
振膜(Diaphragm/Cone) | 振动并推动空气发声 |
弹波(Spider) | 保持音圈中心位置并提供回弹力 |
悬边(Surround) | 限制振膜运动范围,提升稳定性 |
支架与盆架(Frame) | 连接和固定所有结构件 |
结构示意图:
css复制编辑[磁体] <-- [极片] <--[音圈] <-- [振膜] ↑ 洛伦兹力方向
三、动圈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3.1 电磁感应基础
动圈扬声器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力定律。其简化过程如下:
音频电信号进入扬声器,传入音圈;
音圈中通过的电流在永磁体形成的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
音圈随电流变化而产生机械振动;
音圈带动振膜同步振动;
振膜推动空气,产生与原始电信号相对应的声波。
3.2 关键物理规律
(1)安培力公式:
F=I⋅L×B
其中:
F:音圈所受的洛伦兹力
I:通过音圈的电流
L:音圈导线长度方向
B:磁场强度
(2)简谐运动:
音圈和振膜形成一个受弹性支撑的振动系统,其运动接近简谐振动:
m⋅dt2d2x+R⋅dtdx+kx=F(t)
其中:
m:等效质量(振膜+音圈)
R:阻尼项(空气阻力与结构摩擦)
k:弹波与悬边的恢复力系数
F(t):驱动力(电信号转换来的洛伦兹力)
四、电声转换过程详解
动圈扬声器的整个信号处理流程如下:
4.1 信号输入
来自功放的音频电压信号输入音圈,电流随信号幅度和频率变化。
4.2 力-位移转换
输入电流I(t) → 音圈受力F(t) → 音圈运动位移x(t)
不同频率的电信号引发不同幅度和速率的振膜振动。
4.3 振膜驱动空气
振膜推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产生与输入信号一致的声音。声音强度(声压级)取决于音圈移动的加速度。
4.4 声波输出
振膜表面将机械运动转换为可听声波,听者听到的声音即为原始电信号的还原。
五、动圈扬声器的性能参数解析
选择或评估扬声器性能时,需要关注以下技术指标:
参数
含义
频率响应 | 表示扬声器可覆盖的频率范围(例如20Hz~20kHz) |
灵敏度 | 在标准输入下的输出声压,单位dB SPL |
阻抗 | 音圈的电阻抗,一般为4Ω、8Ω、16Ω |
额定功率 | 扬声器长期可承受的最大输入功率 |
失真度(THD) | 声音失真的程度,越低越好 |
谐振频率 | 系统自然共振频率,影响低频响应表现 |
六、动圈扬声器的优缺点分析
6.1 优点
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成熟,成本低;
适用性广:可用于各种音频设备;
频响表现好:低频下潜佳,中频还原清晰;
驱动效率高:适合功率放大器推动。
6.2 缺点
高频响应有限,不及静电扬声器;
受机械结构限制,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失真;
音圈加热可能导致磁通衰减(热压缩现象);
难以实现极小型化(相比压电或MEMS扬声器)。
七、动圈扬声器的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音频技术的发展,动圈扬声器也不断演进:
材料创新:采用碳纤维、钛合金等轻质高强材料制作振膜,提升瞬态响应;
磁路优化:稀土钕铁硼磁体取代传统铁氧体,提高磁通密度;
小型化设计:适应智能手机、TWS耳机等对微型扬声器的需求;
多驱动单元组合:如双动圈设计,实现更宽广频响范围;
智能调音技术结合:通过DSP算法实时调节输出,优化声音体验。
八、结语
动圈式扬声器作为最成熟、应用最广的扬声器类型,其原理基于经典的电磁力学,体现了电—声转换技术的工程智慧。通过深入理解其结构组成与工作过程,可以为音响工程师、DIY音响爱好者以及音频产品开发者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