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至:

 

 

反激式转换器:多相运行实现高功率应用设计新突破

 

2025-07-17 10:14:24

晨欣小编

一、反激式转换器概述

1. 基本原理

反激式转换器是一种基于变压器隔离的DC-DC变换器,主要通过磁能在主副边之间的存储与释放来实现电压变换。其工作过程包含开通时储能、关断时转能两个阶段。

2. 主要结构

  • 主开关管(MOSFET)

  • 储能变压器

  • 续流二极管

  • 输出滤波电容

  • 控制芯片(PWM或准谐振)

3.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功率范围在几瓦至一百瓦以内的隔离式开关电源中,如手机充电器、家电控制板、小型工控模块等。


二、反激式转换器的传统局限

尽管反激拓扑设计简单,但当应用于超过150W甚至更高功率场景时,面临多种挑战:

1. 功率密度受限

高功率输出要求更大变压器磁芯与更高导通电流,导致磁饱和、尺寸膨胀,难以满足紧凑设计需求。

2. 效率下降

反激式在高负载下存在高峰值电流与严重电磁干扰问题,导致MOSFET损耗大,效率不及LLC、正激等拓扑。

3. 热管理困难

单个变压器与功率器件在高功率传输下发热显著,热设计成为制约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4. EMI挑战

反激切换过程中电压尖峰明显,容易产生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提升系统EMC设计难度。


三、多相反激架构:技术突破新思路

1. 多相并联概念

所谓“多相反激”,即通过多个独立但同步控制的反激通道并联工作,实现电流平均分担,降低每一路的负载压力。

每一路拥有独立的开关管与变压器,但共享输出母线与控制总线。

2. 拓扑结构示意

less复制编辑                +Vin                  |         +--------+--------+         |                 |      相位A            相位B ...     MOSFET_A         MOSFET_B      +Trafo_A        +Trafo_B         |                 |         +--------+--------+                  |               整流/滤波                  |                +Vout

3. 控制策略

  • 电流均流控制(Current Sharing)

  • 相位错峰(Phase Interleaving):相位控制器使各相错开开关时间,降低总输出纹波;

  • 主从同步或数字控制器统一调度


四、多相反激式转换器的五大优势

1. 实现高功率扩展

多个子模块电流并联输出,系统总功率线性提升,理论上功率可扩展至500W以上,突破传统反激上限。

2. 提升系统效率

每个反激通道工作在较轻负载下,降低峰值电流与磁芯损耗;同时错相工作使得输入电容电流波形趋于平滑,有助于降低输入端EMI滤波压力。

3. 改善热分布与散热设计

热量分布在多个磁芯与MOSFET上,降低单点热源密度,提高系统热可靠性,适合高密度布局。

4. 增强可靠性与容错性

多相系统可设置热备份与动态调相策略,某一路失效不影响整体系统供电,适用于高可靠性场合。

5. 谐波干扰显著减小

错峰控制有效削弱谐波叠加效应,优化输入电流形状,提高功率因数,有利于符合EN61000-3-2等谐波标准。


五、关键设计要点与挑战

1. 相位控制逻辑

  • 使用多通道PWM控制器或**数字控制芯片(如MCU、DSP)**实现精确相位控制;

  • 确保每个反激通道启动同步、关断同步,防止偏差积累。

2. 电流均流控制

  • 主流方法:平均电流模式控制(ACMC)电阻感知法(Rsense)

  • 精准均流对于变压器绕组一致性、电流检测误差、电路板布局提出高要求。

3. 同步整流技术引入

为提升整流效率,可采用SR同步整流MOSFET替代肖特基二极管,但需优化驱动逻辑,防止误导通。

4. 输出纹波控制

采用**相位错开策略(Interleaved Phase Shifting)**降低输出电流纹波与电容损耗,提升动态响应性能。

5. 动态负载响应设计

需加入快速反馈调节环路,适配负载瞬变,如通信模块突发功耗变化时仍保持电压稳定。


六、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服务器待机电源模块(300W)

  • 原设计采用传统双管正激,EMI和成本压力大;

  • 替换为三相并联反激结构(每相100W);

  • 控制芯片:TI UCC28C52+独立三路驱动;

  • 输出12V/25A,转换效率高达92.5%

  • 满足80Plus Bronze能效要求,EMI余量提升约30%


七、未来发展趋势

1. 数字化控制普及

基于MCU或DSP实现多相调度、精确电流均流、容错保护等功能,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

2. GaN与SiC器件应用

使用宽禁带半导体提升开关频率与系统效率,推动反激拓扑向高频小型化演进。

3. 高功率密度模块化

多相反激方案适配未来服务器、电动汽车DC-DC模块化趋势,实现热插拔与分布式架构。


八、结语

多相反激式转换器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反激拓扑的功率瓶颈,以其出色的扩展性、可靠性与效率表现,在高功率应用中展现出广阔前景。随着控制器精度提升与GaN器件成熟,未来的反激电源将不再局限于“小功率”标签,而将在服务器、工业、通信等领域实现更高密度、更高效率的飞跃。


 

上一篇: 线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的区别
没有下一篇了

热点资讯 - 技术支持

 

反激式转换器:多相运行实现高功率应用设计新突破
线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的区别
线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的区别
2025-07-17 | 1166 阅读
CMOS电平与TTL电平的区别
CMOS电平与TTL电平的区别
2025-07-17 | 1100 阅读
什么是解复用器,解复用器的知识介绍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传感器有哪几种类型?
全面解析晶体管测试仪:定义、使用方法及注意要点
探秘无刷电机:感应电压与转子位置的内在联系
全面解读干式变压器:优缺点、应用领域与保护方法
收起 展开
QQ客服
我的专属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我微信

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