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B打样流程详解:从Gerber文件到工厂交付的关键环节
2025-07-25 17:08:46
晨欣小编
一、概述
PCB(印制电路板)打样是指将设计完成的电路板样品制作出来,用于验证设计合理性及功能实现。PCB打样流程涉及多个环节,从设计输出的Gerber文件,到工厂完成加工并交付样板,是一个复杂且需要严格管控的过程。合理掌握每个环节,有助于保证打样质量和效率。
二、PCB打样流程各环节详解
1. 设计完成与Gerber文件生成
设计工具输出:在PCB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 Allegro、Mentor Graphics等)中完成电路设计、布线及规则检查后,导出Gerber文件。
Gerber文件内容:包含铜层、阻焊层、丝印层、钻孔文件、边界轮廓文件等,是制造PCB的核心数据。
注意事项:
检查层叠顺序、文件格式是否符合工厂要求(常见格式为RS-274X)。
确认钻孔文件(通常是Excellon格式)和装配图是否完整。
文件命名规范和压缩打包。
2. 制作打样文件包并校验
打样文件包:将Gerber文件、钻孔文件、装配图、BOM清单、工艺说明等打包。
设计规则检查(DRC)和制造规则检查(DFM):
通过软件或第三方工具对Gerber文件进行检查,避免走线过密、焊盘尺寸不合理等问题。
进行镀层、孔径、电气性能等规则验证。
生成装配图及BOM:方便后续贴片和检验。
3. 选择PCB打样厂商与报价
确定工艺参数:
材料类型(FR-4、陶瓷、高频板等)
层数(单面、双面、多层)
板厚、铜厚、表面处理(HASL、OSP、金属化金、沉银等)
最小线宽线距、最小孔径等
报价比较:根据工艺复杂度和数量获取报价。
工厂资质和交期评估。
4. 提交打样订单与技术沟通
上传文件和工艺要求:向工厂提交完整的文件包。
确认工艺细节:如特殊镀层、阻抗控制、厚铜需求等。
沟通疑问:及时回复工厂的技术问题,确保无误。
5. PCB制造过程
材料准备:裁切基材,准备铜箔和阻焊材料。
图形转移:利用光刻技术将Gerber图形转移至铜层。
蚀刻:除去多余铜,形成电路图形。
钻孔:精确钻通孔和埋孔。
镀铜:通孔内壁镀铜,保证电气连接。
层压:多层板叠层压合。
阻焊膜涂覆:保护线路,避免短路。
丝印:标注元件编号及说明。
表面处理:防氧化及焊接良好。
6. PCB检测与测试
外观检测:检测是否有划伤、裂纹、变形等缺陷。
电气测试(飞针测试):检查电路连通性及短路。
厚度及铜厚检测。
阻抗测试(如有要求)。
尺寸测量:确保符合设计规格。
7. PCB包装与发货
清洁:去除加工残留。
防静电包装:使用防静电袋和防震材料。
标识:附带标签、批次号、装箱单。
物流安排: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快递或物流运输。
三、关键注意点总结
环节 | 关键点 |
---|---|
Gerber文件生成 | 文件格式正确,层次完整,规则检查合格 |
文件提交 | 包含完整工艺参数与技术说明 |
制造工艺 | 材料、层数、厚度、表面处理准确 |
检测与测试 | 及时进行电气及尺寸检测,防止返工 |
包装与交付 | 防护合理,标识清晰,确保运输安全 |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Gerber文件错误:建议使用专业查看工具(如Gerbv、ViewMate)确认。
钻孔误差:需与工厂确认设备精度,避免孔径偏差。
表面处理选择错误:根据后续工艺确定表面处理方案。
交期延误:提前沟通,合理安排打样时间。
测试不合格:及时反馈工厂,进行整改。
五、总结
PCB打样是设计验证和产品量产前必经的关键步骤。规范的Gerber文件生成、详尽的工艺沟通、严谨的制造与检测流程,是保证样板质量的核心。熟悉并掌握整个流程,有助于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减少后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