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巨(YAGEO)推动被动元件微型化的技术路径分析
2025-07-28 15:44:59
晨欣小编
一、背景:微型化趋势下的挑战与机遇
在智能终端设备持续瘦身、功能愈发强大的背景下,电子系统对元件“更小体积、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的要求日益严苛:
智能手机、TWS耳机、可穿戴设备要求更高集成度
车载电子、电动汽车系统空间紧凑,需高密度封装
5G、IoT、AI边缘设备强调高速处理+微型化电源管理
被动元件的微型化,尤其是电阻、电容、电感的尺寸缩小,是支撑整机设计紧凑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为全球领先的被动元件制造商,国巨(YAGEO) 正持续通过材料、制程、结构创新,全面推动产品微型化进程。
二、国巨(YAGEO)微型化技术发展路径
1. 尺寸小型化进程对照表
元件类型 | 常规尺寸 | 微型化目标 | 代表产品尺寸 |
---|---|---|---|
电阻(RC) | 0603/0402 | 0201/01005 | YAGEO RC0201, 01005 |
陶瓷电容(MLCC) | 0603/0402 | 0201/01005 | AC/CC 系列 |
电感(SMD) | 1210/1008 | 0603/0402 | AHP/AL 系列 |
三、关键技术路径详解
1. 高介电常数材料开发(MLCC)
微型化MLCC的核心在于:在更小的体积内实现更大的电容量。国巨通过以下技术路径实现高容小型电容:
超细粒径BaTiO₃粉体技术
降低厚度、增加层数,提高单位面积容值高介电陶瓷材料体系优化
实现 X5R/X7R 材料在01005封装下达到数十nF电容层数超薄叠层设计
使用厚度<1μm的介质层,实现高密度堆叠结构
代表产品:YAGEO AC系列0201 MLCC(高容、高可靠)
2. 精密激光与印刷技术(电阻)
在微型化贴片电阻方面,国巨通过:
高精度激光修整技术,实现0201以下电阻±0.1%容差控制
厚膜/薄膜混合工艺,维持高功率密度和热稳定性
使用抗硫化材料系统,保障小尺寸下的环境可靠性
代表产品:RC0201、RT0201、抗硫型电阻系列
3. 多层磁性与贴片结构(电感)
电感微型化难度更大,国巨通过以下路径推动突破:
低损耗磁粉/铁氧体材料复合设计
高密度绕线与叠层结构设计(Multilayer inductor)
SMD封装尺寸逐步缩减至0402以下
此外,为克服微型电感在高频下的Q值下降问题,国巨引入非晶磁材与高频低损耗介质,拓展至GHz频段应用。
四、可靠性与封装创新
在元件尺寸大幅缩小时,如何保障其可靠性与工艺兼容性,是国巨重点投入方向:
高温/冷热冲击测试验证,保障汽车、工业级可靠性
采用无卤封装材料,兼顾环保与热稳定性
超小型Reflow兼容设计,适配01005/0201的贴装精度与强度
与设备厂协同开发微型器件贴装工艺与卷带包装规范
五、产业协同与客户定制支持
国巨通过整合旗下品牌(YAGEO、KEMET、Pulse等),为不同应用平台提供“定制化+规模化”的微型元件解决方案:
应用领域 | 对应元件 | 微型化方案 |
---|---|---|
智能穿戴 | 01005 MLCC、电阻 | 高容低ESR,封装兼容COB芯片 |
车载ADAS | 0201电感、电容 | AEC-Q200认证,高可靠封装 |
IoT模组 | 高频MLCC、微型电感 | EMI滤波、DC去耦一体化设计 |
六、前瞻发展方向
为应对更极端的微型化趋势,国巨正在探索:
嵌入式被动元件(Embedded Passives)
将电容、电阻、电感直接嵌入PCB或模组封装内部3D堆叠被动器件(3D-MLCC)
采用多芯堆叠结构,实现更高容量密度Chiplet封装兼容元件
开发适配先进封装(如Fan-out、SiP)的超小元件卷对卷工艺+印刷电子技术
推动柔性电子与可穿戴设备微型元件的低成本制造
七、结语
被动元件的微型化不仅是技术演进的趋势,更是产业竞争力的体现。国巨(YAGEO) 凭借深厚的材料科学能力、先进制造平台与全球交付能力,正在为客户提供高可靠、小尺寸、高性能的被动元件解决方案,全面支持新一代电子系统的轻薄化、高速化、智能化。
未来,国巨将在“更小、更强、更绿”的道路上持续前行,引领全球微型被动元件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