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至:

 

 

多层陶瓷电容(MLCC)的制造工艺与发展趋势

 

2025-08-14 11:53:17

晨欣小编

一、MLCC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1. 基本结构

MLCC由陶瓷介质层、内电极层和外部引脚构成,其典型结构如下:

  • 内电极:通常采用银-钯合金、镍或铜等材料,层间交替排列形成电容器单元。

  • 陶瓷介质层:主要为钛酸钡(BaTiO₃)或其他高介电常数陶瓷,厚度在微米级别,用于储存电荷。

  • 外部电极:用于连接电路,一般为银或镍涂层并镀锡,提高焊接性。

  • 封装保护层:通过涂覆或烧结形成保护层,提高机械强度和环境耐受性。

2. 工作原理

MLCC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容公式:

C=εrε0AdC = \varepsilon_r \cdot \varepsilon_0 \cdot \frac{A}{d}

其中,CC 为电容值,εr\varepsilon_r 为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0\varepsilon_0 为真空介电常数,AA 为电极面积,dd 为介质厚度。
MLCC通过多层交替叠加电极和介质层,实现单位体积内大电容量,且具有低等效串联电阻(ESR)、高可靠性和小体积优势。


二、MLCC的制造工艺

MLCC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陶瓷粉制备、浆料制备、涂布、堆叠、压制、烧结及后处理等关键步骤,每一步都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1. 陶瓷粉制备

  • 原料选择:主要为钛酸钡基粉末,根据性能要求加入稀土、镁、锶等掺杂元素。

  • 粉碎与分级:通过球磨、砂磨等工艺控制粒径,一般要求粒径在0.2~1微米。

  • 混料与调制:加入分散剂、粘结剂和溶剂,制成可涂布的浆料。

2. 内电极浆料制备

  • 材料选择:常用银-钯合金、镍或铜粉。

  • 浆料调制:与有机载体混合,调节黏度,确保涂布均匀性和厚度控制。

3. 涂布与叠层

  • 涂布:采用滚涂或丝网印刷将内电极浆料涂布在陶瓷薄片上。

  • 干燥:去除溶剂,保持电极连续性。

  • 叠层:将多层陶瓷薄片和电极薄片按设计顺序交替叠放,形成多层结构。

  • 压制:通过冷压或等静压,提高叠层密度,去除空气和孔隙。

4. 预烧结与烧结

  • 预烧结(Binder Burnout):在300~500℃下去除有机粘结剂,防止烧结过程中气泡产生。

  • 高温烧结:通常在1200~1350℃进行,陶瓷颗粒间形成致密结构,内电极材料在高温下烧结兼容。

  • 气氛控制:不同电极材料需在氧化性或还原性气氛下烧结,如镍电极需在氢气还原气氛下烧结。

5. 外部电极和焊接处理

  • 外部电极涂覆:可采用银浆涂覆或镀镍/镀锡工艺,提高焊接可靠性。

  • 固化或再烧结:确保外部电极与内部电极紧密结合。

  • 切割与分选:将烧结好的大板切割成单个MLCC,并进行电气性能测试。

6. 后处理及测试

  • 性能测试:包括电容值、容差、耐压、绝缘电阻、ESR及温度特性测试。

  • 可靠性测试:如高温通电寿命测试(HTOL)、热循环测试、湿热测试等。


三、MLCC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1. 高介电常数材料开发

  • 为提高单位体积电容量,现代MLCC多采用高K材料,如掺杂钛酸钡。

  • 高K材料易产生温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需要优化掺杂元素和晶粒尺寸。

2. 内电极材料与烧结兼容性

  • 银-钯电极适用于低温烧结,镍电极适合高温烧结,铜电极需在还原气氛下烧结以避免氧化。

  • 内电极与陶瓷界面失配可能导致裂纹、容量漂移和可靠性下降。

3. 微型化与多层叠层

  • 随着手机、笔记本等消费电子小型化趋势,MLCC层数不断增加(50~200层),厚度减小至微米级。

  • 多层叠层和超薄陶瓷片制造对均匀性和缺陷控制要求极高。

4. 高温稳定性与可靠性

  • X7R、Y5V等高介电常数MLCC受温度影响较大。

  • 高温长期工作可能引发介质老化、漏电流上升及寿命下降。


四、MLCC的应用领域

MLCC因其高可靠性、小体积和低成本优势,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1. 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视机主板电源滤波和旁路。

  2. 通信设备:基站、路由器和光通信模块,尤其是高频信号旁路和耦合。

  3. 汽车电子: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娱乐系统,要求高温和抗振性能。

  4. 工业控制:高压逆变器、电机驱动和电力电子模块,需高可靠性和高频特性。


五、MLCC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行业对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小型化的不断需求,MLCC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小型化、高层数化

  • 0402、0201甚至01005封装成为主流,层数提升至200层以上,以满足大容量需求。

  • 超薄陶瓷片制备技术和精密堆叠技术将成为关键竞争点。

2. 高介电常数与低损耗

  • 开发高K、低损耗陶瓷材料,提高电容量和频率特性。

  • 针对高频应用优化ESR和ESL,降低信号损耗和发热。

3. 高温、高可靠性MLCC

  • 针对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高温应用,发展125℃~150℃高温MLCC。

  • 提高抗热循环、抗湿热和抗机械应力能力。

4. 新型内电极材料与低成本化

  • 镍电极和铜电极替代银-钯,降低成本,同时要求高温烧结兼容性。

  • 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制造工艺,减少稀贵金属使用。

5. 智能制造与在线检测

  • 采用自动化堆叠、激光切割、在线缺陷检测和AI工艺优化,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 数据驱动的工艺优化成为MLCC制造升级的核心手段。


六、结论

多层陶瓷电容(MLCC)凭借高可靠性、大容量和小型化优势,成为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元器件。其制造工艺涵盖陶瓷粉制备、内电极涂布、堆叠压制、烧结、外部电极及后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一步工艺都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未来,MLCC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小型化、高层数化、高介电常数、低损耗、高温可靠性及智能制造方向。通过新材料研发、工艺优化和高精度制造,MLCC将继续满足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设备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对高性能电容器的需求。


 

上一篇: 高温环境下电容器的可靠性测试与选型策略
下一篇: 滤波电路中电容器的选型与布局优化技巧

热点资讯 - 电容知识

 

电容器常见失效模式及预防措施
多层陶瓷电容(MLCC)的制造工艺与发展趋势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原理与储能应用
电容的常见失效模式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容器并联引发的谐振问题与抑制方法详解
贴片电容品牌选型指南: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品牌优劣解析
MLCC贴片电容的结构特点与在高频电路中的应用!
MLCC贴片电容的结构特点与在高频电路中的应用
收起 展开
QQ客服
我的专属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我微信

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