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相色谱仪主要测什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2025-08-18 09:05:31
晨欣小编
一、液相色谱仪主要测什么
液相色谱仪(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主要用于 分离、定性、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它能测量的内容包括:
化合物的种类(定性分析)
通过保留时间、与标准品对照,判断样品中存在哪些物质。
化合物的含量(定量分析)
根据峰面积或峰高,结合校正曲线,测定目标物的浓度。
混合物分离
对复杂样品(如药物成分、食品添加剂、环境污染物、生物样品代谢物等)进行分离,得到单一物质的色谱峰。
纯度检测
药品原料、精细化工品、生物制剂等可通过HPLC判断纯度和杂质。
结构推测(辅助性)
虽然HPLC本身不能直接给出化学结构,但结合紫外检测器(UV)、质谱(LC-MS)等联用技术,可以推测分子结构或确认未知物。
常见的应用领域有:
医药:药物成分、杂质、稳定性研究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农药残留、营养成分检测
环境:水质分析、有机污染物测定
化工:原料纯度分析
生命科学:氨基酸、蛋白质、多肽、代谢产物分析
二、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1. 仪器准备
开机:依次打开色谱仪各模块(泵、检测器、进样器、柱温箱等)和电脑软件。
流动相准备:配制并过滤(0.45 μm 或更小孔径滤膜)、超声脱气,避免气泡影响。
色谱柱平衡:用流动相冲洗色谱柱,直至基线稳定。
2. 进样前准备
样品处理:样品需溶解、稀释,并经滤膜过滤,防止颗粒堵塞色谱柱。
进样方式:可手动进样(进样器)或自动进样(自动进样器)。
3. 运行分析
设定方法参数:包括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检测波长、进样体积、运行时间等。
进样:注入样品后,泵推动流动相带动样品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
检测与记录:检测器记录不同化合物的响应信号,显示色谱图。
4. 数据处理
定性:通过保留时间与标准品比较,确定组分种类。
定量:根据峰面积或峰高,结合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
数据存档:保存色谱图和分析报告。
5. 仪器维护
柱子清洗:分析结束后用适当溶剂冲洗色谱柱,避免残留污染。
关机顺序:停止运行,关闭泵,依次关闭各模块和电脑。
日常保养:定期更换滤膜、检查密封圈和管路,保持系统无泄漏。
✅ 总结:
液相色谱仪主要用于 分离、定性、定量分析混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环境、化工和生命科学领域。其操作步骤大致包括 准备(流动相、样品、柱平衡)—进样—分析—数据处理—维护 五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