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知识: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2025-07-30 10:13:55

晨欣小编

在晶体学中,**位错(dislocation)**是晶体内部一种常见的线缺陷,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塑性、强度)有重要影响。位错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和混合型位错。下面是它们的基本类型与特征介绍:


一、刃型位错(Edge Dislocation)

1. 定义

刃型位错是由于晶体中插入了一半晶面,造成晶体结构局部扭曲的一种位错。

2. 结构示意

可理解为:在一组平行晶面中,插入了一片“半原子层”,使晶体局部多出一层原子。

3. Burgers矢量

  • 与位错线垂直(正交)

  • 表示晶体中由于位错造成的永久位移方向和大小

4. 特征

  • 应变场表现为压缩(上方)与拉伸(下方)共存

  • 易于在外力作用下滑移

  • 对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加工硬化影响显著


二、螺型位错(Screw Dislocation)

1. 定义

螺型位错是由于晶体受到剪切变形,使晶面沿位错线方向发生错位。

2. 结构示意

原子排列如螺旋楼梯般沿位错线扭曲。

3. Burgers矢量

  • 与位错线平行(共线)

4. 特征

  • 应变场为纯剪切应力

  • 位错线可以“延伸”成任意方向

  • 更易在晶体中滑移,有利于位错运动


三、混合型位错(Mixed Dislocation)

1. 定义

混合型位错同时具有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成分。多数实际位错为混合型。

2. Burgers矢量

  • 既有与位错线垂直分量,也有平行分量

3. 特征

  • 应力场更复杂

  • 运动行为具有多向性

  • 常见于真实材料中,如金属塑性变形时


四、位错的共性特征

特征

描述



位错线

位错存在的几何线,表示晶体中畸变的中心轴线

Burgers矢量(伯格斯矢量)

用来量化位错造成的永久位移,是位错的基本描述参数

应力场

位错会引起晶体局部应力和应变分布,是材料变形的核心

能量

位错本身具有一定能量(与其长度成正比),运动会消耗或释放能量

运动方式

位错可滑移、攀移,决定了材料的塑性行为

五、位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1. 强化机制:材料的强度可通过位错密度增加来提升(加工硬化)

  2. 塑性变形机制:金属等晶体材料的塑性主要依靠位错运动完成

  3. 蠕变与疲劳性能:位错的滑移、攀移行为影响高温蠕变和循环疲劳寿命

  4. 晶粒细化强化:细晶材料中,位错滑移易受晶界阻碍,提高屈服强度(霍尔-佩奇关系)


 

上一篇: 光照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
下一篇: 基于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

热点资讯 - 元器件应用

 

解析 BUCK 电路:负载电流增大时电感纹波电流的变化
磁电编码器和光电编码器的区别
工业充电器拓扑结构选型:全面分析与解读
基于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
晶体知识: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常见的电控发动机故障处理方法
热通量传感器在热能效率研究方面的应用
PCB热设计指南:散热铜箔、热 vias 与器件布局技巧
收起 展开
QQ客服
我的专属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我微信

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