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电芯,电芯的知识介绍
2025-08-20 09:48:34
晨欣小编
一、电芯的定义
电芯(Cell)是电池的最基本单元,通常指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组成,通过电化学反应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装置。
一节电芯就是一块独立的电化学单元。
多个电芯串联或并联后,配合保护电路、外壳和管理系统,就形成了我们常见的 电池模组(Module) 或 电池包(Pack)。
比如:手机电池、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最核心的能量来源就是电芯。
二、电芯的主要组成部分
正极(Cathode)
常见材料有:钴酸锂(LCO)、三元材料(NCM/NCA)、磷酸铁锂(LFP)、锰酸锂(LMO)等。决定电芯的电压、容量和安全性。负极(Anode)
常见材料:石墨、硅碳复合材料、金属锂等。决定电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电解液(Electrolyte)
一般为有机电解液(碳酸酯类溶剂+锂盐LiPF₆),在正负极之间传递锂离子。隔膜(Separator)
一层微孔膜,阻隔正负极直接接触(避免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自由通过。外壳
根据类型不同,可能是铝壳、钢壳、软包铝塑膜等。
三、电芯的主要类型
圆柱电芯
外形:常见型号 18650、21700、4680 等。
特点:工艺成熟、能量密度高、散热较好。
应用:电动工具、动力电池、储能。
方形电芯
外形:方形金属壳体(铝壳/钢壳)。
特点:容量大、结构稳定、能量密度较高。
应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
软包电芯
外形:铝塑膜包装,重量轻,形状灵活。
特点:轻便、能量密度高,但机械强度较差。
应用:手机、平板、无人机、部分新能源汽车。
四、电芯的关键性能指标
容量(mAh 或 Ah):能存储的电量。
能量密度(Wh/kg,Wh/L):重量或体积单位下的能量。
循环寿命:充放电次数(一般 500 次、2000 次,甚至上万次)。
倍率性能:快速充放电能力(1C、3C、5C 等)。
安全性:过充、过放、针刺、挤压、短路等情况下的稳定性。
工作温度范围:通常 -20℃ ~ 60℃,动力电池需更广。
五、电芯与电池的关系
电芯:最基本的能量单元。
电池(Battery):通常指由若干电芯 + 保护电路 + 包装组合而成。
例如:一节 18650 电芯电压约为 3.6V,容量 3000mAh。
把 100 节这样的电芯串并联组合,就能形成一块电动汽车电池包。
六、电芯的应用领域
消费电子: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穿戴设备。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是最核心的成本和技术竞争点。
储能系统:家庭储能、电网调峰调频、大型储能电站。
航空航天、军工:对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更高。